觀景木樁存儲場地的合理規劃是確保其質量與使用壽命的關鍵,需綜合考慮環境條件、安全防護及管理規范,具體要求如下:
一、環境條件要求
1. 干燥通風
場地需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,避免潮濕環境導致木樁發霉或腐爛。優先選擇地勢較高、排水通暢的區域,地面建議硬化處理(如混凝土或碎石墊層),防止地下水返潮。相對濕度宜控制在50%-65%,必要時增設除濕設備或鋪設防潮墊層。
2. 避光防曬
長期暴曬易使木材開裂、褪色,存儲區需搭建遮陽棚或覆蓋防紫外線篷布,避免陽光直射。同時需遠離高溫源(如鍋爐房),防止熱脹冷縮加劇變形。
3. 溫度穩定
晝夜溫差過大會加速木材內部應力變化,理想環境溫度應維持在5℃-30℃之間,北方嚴寒地區需避免木樁凍裂。
二、安全防護措施
1. 防火管理
木材屬物,存儲區須遠離明火、電路設備,設置防火隔離帶,配備滅火器、消防沙箱等設施。禁止在場地內吸煙或堆放雜物。
2. 防蟲防蛀
定期噴灑環保防蟲藥劑(如硼酸溶液),或在堆放層間放置樟腦丸等驅蟲劑。入庫前需檢查木樁是否有蟲孔,已蟲蛀的需隔離處理。
3. 結構穩定性
木樁應分類碼放,采用“井”字形或層疊式堆放,高度不超過2米,層間用木條隔開以利通風。大型木樁需固定支架防傾倒,預留1米以上通道便于巡檢搬運。
三、管理規范
1. 分區標識
按木樁材質(如松木、杉木)、規格及用途劃分存儲區域,懸掛標簽注明入庫時間、數量及養護記錄,先出避免積壓過期。
2. 定期巡檢
每周檢查濕度、蟲害及霉變情況,雨季增加巡檢頻次。發現表層霉斑需及時用軟刷清理并涂刷木蠟油防護。
3. 運輸銜接
場地需靠近運輸主干道,預留裝卸貨區域,地面承重需滿足叉車作業要求,避免搬運過程中磕碰損傷。
通過科學規劃與精細化管理,可減少存儲損耗,延長觀景木樁在后續使用中的景觀效果與安全性能。